近日,由公司教授刘久主编的《核法律》教材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发行出版后,员工评价本书内容完善,是了解核法律,启蒙的核法律的不二之选。本书基于收集、整理世界主要核工业国家以及我国核法律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核法律体系的属性、定义、立法目的等,遵循核科学领域的工业流程和技术特征,参考国际同行、国际组织的核工业标准等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的核立法经验,探寻核立法的科学规律,以期较完整地论述核法律理论的基本轮廓和逻辑关联。期待本书作为核法律的入门教材,可以帮助师生较快地了解核法律的框架体系与基本内容,也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法学领域专家的研究提供参考。
核能利用在世界主要国家安全范畴以及经济领域占据战略地位,其中核工业作为现代工业门类,不仅涉及到核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贮存、利用等核燃料循环工业技术环节,也有关核材料、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的使用、管理和处置活动,还涉及到核不扩散、核安保、核安全、辐射防护、核进出口管制、核应急准备和响应、核损害赔偿与核保险等广泛而特殊的内容。鉴于其特殊性和敏感性,严格的国家的行政监管必不可少,而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国家监管和保障核工业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法律对核工业发展的指引和规范作用早已显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核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样也是我国核工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
我国核法律渊源主要是由所加入的国际条约、核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政府主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组成。随着我国核工业蓬勃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核法律体系基本框架日臻完善,对核能和平利用起到积极作用。以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为开端,以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所确定的核安全定义为基础,到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的实施,几部法律成为我国核法律制度的上位法。《原子能法》《核损害赔偿法》等重要核法律也已深入开展立法研究,相关各类核法规编制或修订工作也在国家主管部门的协调下不断推进